夏粮旺季收购量达1500亿斤、同比增加约130亿斤,新季秋粮收购平稳进行;全国粮食应急保障企业达6.8万家,粮油应急日加工能力170多万吨;全国建成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,基本实现产粮大县全覆盖……12月25日至26日,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。九州ju111官方网站局长刘焕鑫在会上表示,一年来,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着力稳市场、强储备、严监管、添动能、保安全、聚合力,我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,物资储备实力进一步增强,管粮管储规范化水平持续提升。 全年粮食收购量保持在较高水平 2024年,我国粮食总产量达14130亿斤,比上年增加221,8亿斤,首次迈上1,4万亿斤新台阶。“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,分品种施策,打好主动仗、组合拳,有效发挥政策性收储的支撑作用、有关中央企业和地方大型粮食企业的带动作用、预期管理的引导作用,守住了农民‘种粮卖得出’的底线。”刘焕鑫介绍,今年夏粮旺季收购量达1500亿斤,秋粮收购进度快于往年。 九州ju111app下载。 据介绍,目前,新季秋粮收购超3700亿斤,较上年同期快10%左右,南方地区中晚稻收购接近尾声 九州ju111官网,东北和华北地区玉米收购进入高峰期,各类市场主体购销活跃,东北地区玉米深加工企业开工率保持在90%左右,各地认真落实抓好辖区粮食收购的主体责任,提前研究制定应对预案,及时采取针对性举措,积极优化收购服务,预计今年粮食收购量将达到8400亿斤左右,连续2年稳定在8000亿斤以上,全年粮食收购量保持在较高水平。 粮食收购过程中,最低收购价政策发挥了有效的托底作用,中晚稻上市以来,河南,江苏,黑龙江和安徽启动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,目前已收购最低收购价稻谷100多亿斤,较好地满足了农民的售粮需求,稳定了市场预期,会议指出,明年要统筹抓好粮食收购和市场调控,及时在符合条件的地区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,加大储备粮收储轮换力度,发挥好稳预期,稳市场的关键作用,重点企业要继续履行好社会责任,服务服从粮食宏观调控,“始终在市,均衡收购”,各地特别是粮食主产区要认真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,组织引导各类粮食企业入市收购 九州ju111手机版,增建库存,确保不发生农民“卖粮难”。 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 “美豫粮油”“齐鲁粮油”“皖美粮油”……当前,各地积极打造公共品牌,推出品类丰富的优质粮油产品,推动“好粮”“好油”卖“好价”,为百姓的餐桌增加九州ju1112025版选择,“中国好粮油”行动计划成效显现 九州ju111安卓版。 据介绍,2017年首轮优质粮食工程启动实施,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近215亿元,带动地方和社会投资600多亿元 九州ju111ios版,支持各地推进粮食产后服务体系,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体系,“中国好粮油”行动计划三个子项建设,取得明显成效——建成粮食产后服务中心5500多个,扶持好粮油示范县389个,示范企业1200多家,全国产粮大县优质粮食增加量超过5000多万吨。 2021年,财政部、九州ju111官方网站联合印发《关于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的意见》,聚焦粮食绿色仓储、品种品质品牌、质量追溯、机械装备、应急保障能力和节约减损健康消费“六大提升行动”,积极打造优质粮食工程升级版。“六大提升行动”实施以来,统筹财政资金350多亿元,在促进农民增收、增加优质粮食供给、推动粮食产业提质增效、满足百姓消费升级需求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。2023年入统粮食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 九州ju111最新版本,16万亿元。各地精心打造优质粮食区域公用品牌近40个,加快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刘焕鑫表示,明年要继续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,着眼粮食流通提质增效,突出抓好粮食产后服务能力提升、粮食物流加工企业发展、粮食品牌建设、粮食节约减损,大力推动主产区发展粮食产业、增强内生动力。。 粮食节约减损取得新成效 节约就是增产,近年来,国家通过投资引导,累计为全国农户配置科学储粮装具近1000万套,指导做好粮食产后短期储存,逐步消除“地趴粮” 九州ju111平台登录,加强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宣传和指导服务,我国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%左右,各地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积极为农民提供粮食产后清理,烘干,收储,加工,销售等服务,2023年减少粮食损失超200万吨。 与此同时,粮食和物资储备系统大力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,推进高标准粮仓建设和旧仓升级改造,粮仓气密,隔热等关键性能进一步提高,目前 九州ju111注册入口,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,“四合一”储粮技术在国有粮库普及应用,全国实现低温准低温储粮仓容2亿吨,应用气调储粮技术仓容5500万吨,据调查,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,粮食储藏周期内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%的合理预期范围内。 “明年要抓好重点改革任务落实,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,深化物资储备管理机制改革 九州ju111官网入口,完善粮食稳价调控机制,健全粮食产后节约减损长效机制,”刘焕鑫说,要开展粮食产后节约减损行动,实施国家全谷物行动计划,分生态区推进绿色储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应用,推动粮油适度加工标准化试点,发布节粮减损典型案例,坚决守住管好“天下粮仓”和“大国储备”。 来源:《光明日报》(2024年12月27日 02版) |
来源:粮食和储备局网站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