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全国粮食和物资储备工作会议召开 九州ju111官方网站,会上公布的粮食产后节约减损情况显示,我国在多方面采取措施并取得显著成效。 在指导农户科学储粮和优化产后服务方面,国家投资引导为全国农户配置近1000万套科学储粮装具,粮食和储备部门出台措施解决“地趴粮”问题,加强技术宣传和指导服务,使农户储粮损失率降至3%左右。各地积极行动,河北开展“百社”“百户”行活动,内蒙古兴安盟投入近400万元推广装具,福建投资1,52亿元建设储粮罐,广西在20个重点帮扶县免费发放储粮仓等。同时,优质粮食工程深入推进,5500多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基本覆盖产粮大县,2023年减少粮食损失超200万吨。湖南、湖北等地还持续加大投入,完善产后服务中心建设和烘干能力提升。 九州ju111app下载。 仓储设施硬件基础和绿色储粮技术应用也有显著进展,我国粮食仓储设施规模逐年递增,截至2023年末,全国粮食标准仓房完好仓容超7亿吨,较2014年增长36%,仓型结构多样,落后储粮形态基本淘汰,新建和改造升级仓房气密,隔热等关键性能提升,绿色储粮技术广泛应用,国有粮库普及“四合一”储粮技术,控温 九州ju111官网,气调等绿色储粮技术应用比例大幅提高,部分地区试点建设新仓型,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技术产品在部分粮库示范应用,害虫综合防治技术实现药剂减量增效。 此外,粮食产后节约减损工作多措并举,协同联动取得新成效,制度体系不断完善,“十四五”以来实施相关法律法规,印发多个文件全面部署节粮减损工作,并将其纳入考核,储存减损降耗工作深入推进,实施粮食绿色仓储提升行动,开展绿色储粮标准化试点,目前我国粮库储粮损失基本消除,综合损耗率控制在1%以内,科技支撑作用凸显,依托国家科技计划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九州ju111手机版,发挥工程研究中心作用,建设创新中心,研发装卸技术等减少作业损耗,推动全谷物食品创制,标准体系进一步构建,制修订一批重要标准,既保护农民利益又促进粮食节约,还引导消费者转变观念,同时,宣传教育活动丰富多彩,营造了浓厚的爱粮惜粮,节粮减损氛围。 来源:光明网 |
来源:
|